中国散文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散文家档案 > 评介文章

思想空间的硬度

  思想空间的硬度

  ——关于孙见喜

  杜爱民

  在一个文学面临破产、标准失范、价值混乱的时代,对文学人和作品及其现象进行清醒的梳理,提出严肃的批判性思考和积极的思想构建,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孙见喜是一个能够让常识在他而前出错的人。他为文做人的精神指向,是与通行的方式逆向的,重力向下,方向朝前,扎扎实实,不动声色。执拗、犟倔和扛劲的性情,使孙见喜在文学上使出的力,比同辈人要多得多,他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用脚踏得非常牢实,绝不会出现身后灰飞烟散的虚浮之像。

  这样一个在精神和现实生活中敢于载承双重负荷的身体与人格,自然独自领受的是另一番与更为冷峻的张力之间的铰搏。他比这个时代所呈现的文人生活的格局都要开阔:一方面是对真的意志追求的冲力;另一方面又伴随着重力朝下的定力,双向互逆;所形成的力量关系,在心格和气局上,远非那种无根的浮动之类,在量级和厚实程度方面能够与之比拟。孙见喜始终与文学中的通识保持着距离,新近出版的长篇小说《山匪》和《孙见喜评论集》,体现出了他长期如一的觉醒和警惕。对于世道人心,一个作家该作何行为?孙见喜返身回到根本,展开专业性的工作,在今天显得多么重要。

  使巧讨好,浪虚名,得蝇头小利,这现象在文学的行当里,也司空见惯了。纤巧机灵,文过饰非,终不如自始自终都操一把钝刀来得自然率真。拙朴从骨质里透出来,这是气质的硬度和厚度使然;钝刀想必借以时日,即使在暗夜里冰冷森然。读《山匪》和《孙见喜评论集》,感受中的位格更高,是推土机轰然驶过,埋葬和颠覆了一切的伪像和虚设。孙见喜也许不惹眼,但笃实;也许不花哨,但直接;他平凡常见,但却力量强悍。所有这些,其实在向常识提示:那些独立于界限之外的空间,那些常识无法辨认的价值,绝对不容小觑和忽视。孙见喜用《山匪》证明了这点,而且这样的证明经得住时间的检验。

  人们对他以贾平凹为个案所进行的当代文学的研究与思考了解甚多,《山匪》出版后,没有人怀疑他在小说方面的能力,其实,他在文学批评方面的涉猎范围和触及的问题,比人们知道的要深广得多。多年前,在《美文》上读他的一篇散文《致涵泊兄》,即使放在当今,仍是无差别的上乘一流之作,包括前年完成的名篇《卖艺西街口》,都与人群的痛痒直接接通着,所不同的是,在超负荷的心理重压下,孙见喜根性中还有幽默,他能让让灰冷的调子放松舒张。

  孙见喜的文字直觉,属于厚实粗砺的那种,像锉刀重重刻镂于圆木之上,像钻子行走在石头的内里,无巧无俗,周正大方,在过程和空间早,留下的痕迹,表达着他思想的硬度、身体的热度和精神的气度。

  他是提着一把钝器开始修行的,那些在他面前耍过的锐器,有的大约都已卷刃了、不听使唤了吧。三十多年了,孙见喜紧握在手的东西依然锋利无比。

  (原载《南非华人报》)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 | 投稿中心 |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大现代中国散文研究所 版权所有 陕ICP备100041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