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大美泾阳,梦想之城

已有 1725 次阅读  2013-10-02 11:10   标签office  center  normal  style  泾阳 

大美泾阳,梦想之城

 

                                              

不知当年,烽火连天的岁月,路况车况皆差的情况下,斯诺从西安出发到泾阳走了多久的时间。70多年后的今天,正值丰收的季节,我们沿着当年斯诺的足迹,风驰电掣般的飞奔在西铜新高速上,约莫半个小时,就到了泾阳的高速出口处。

一下高速,我们就看到新矗立的八个洁白的大如斗的巨字:大美泾阳,梦想之城。是啊!这里是梦想之城,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梦想在这里放飞。

在这座梦想之城里,拥有中国的中心——大地原点;建有中国最高大的砖塔——崇文塔;泾渭分明不仅是自然的分水岭,而且象征着人间的是非曲直;柳毅传书多么浪漫而仁义,成为人类爱情纯洁坚贞的美丽童话。

在这座梦想之城里,多少炎黄儿女的报国强国之梦得以萌生乃至实现,战国时期,秦国通过修建郑国渠强秦之梦在这里成真;民国时期,我国卓越的现代水利科学先驱李仪祉先生在这里修成泾惠渠,实现了水利强国的梦想;抗战时期,八路军在云阳镇举行誓师大会,成为八路军抗日的起点;接着一批又一批爱国青年的抗日救国之梦在安吴青训班这座中国革命干部培训的摇篮里生成。

在这座梦想之城里,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想正在成真,工农业尤其是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云阳——八路军抗日救国的起点

正是秋高气爽的中秋季节,我们作为新西行漫记活动的打头站者,来到泾阳,直奔云阳。

云阳,位于泾阳县北10公里处。这里北靠嵯峨山脉,南望八百里秦川,左挽通信陕北之要道,右控到达西北之要冲,冶峪河水从背后悠悠东流,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成为陕甘宁边区的前沿哨所和天然屏障。当年,红军总部和中共陕西省委就驻扎在这个得天独厚的战略要地。

红军总部设在云阳镇南门文家,这是一处普通的农用院东落,分正院、东院、西院三套院子,总宽32米,长80米,坐北向南。当时文家举家经商在外,这套院子遂被红军总部使用。正院是部门首长办公住宿的地方。东院是总部直属机关部队住所,西院为总部马厩。现在文家东西院已被改作它用,唯存正院两间厢房。

当年,“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工农红军于19361215日南下关中,进入渭北地区,集中红军主力军于潼关附近,准备迎击国民党亲日派“讨伐军”的进攻。同时成立了以彭德怀为总指挥、任弼时为政委、邓小平为副政委、刘伯承为参谋长的前敌总指挥部。总部及中共直属机关参谋部、政治部、地方工作部皆驻扎于云阳镇内,分别以代号“代江部”、“武昌部”、“衡阳部”对外工作。红一军团、三十一军团、九十三师、七七一团、七七二团在云阳至安吴一线驻扎,机枪连守卫在云阳东门外,担负着保卫总部的使命;同时,红军总部卫生部、野战医院也集中于云阳以北的马家村,为“西安事变”谈判作了强大的后盾。

“七·七事变”发生后,为了使红军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模范,推动这一战争成为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根据国共两党的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3万余人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由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副主任。红军总部也随之改为八路军总部。19378月下旬,在云阳镇中街大操场举行红军改编和抗日誓师大会。刘伯承主持大会,左权作了抗日誓师动员和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意义的报告,彭德怀宣布了中央军委改编的命令。泾阳县和云阳镇各人民团体,政府机关及附近学校派代表参加了大会,这是红军在云阳期间的一次盛会,在这次大会上,红军战士将带有五角星的帽徽换成了青天白日帽徽,不少战士痛苦流涕不愿意更换,有的战士还把换下的帽徽珍藏起来作纪念。193796日,八路军总部由云阳镇出发,经三原、富平、蒲城、澄城、合阳、韩城而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

“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央陕西省委于193612月下旬在西安恢复,1937年初搬入泾阳县云阳镇,机关最初设在云阳小北门毛家大院。红军改编为八路开赴抗日前线后,中共陕西省委便以八路军一一五师留守处的名义活动。留守处第一任主任周铭全住在小北门邓家后楼。一年后,汪锋接主任,赵伯平任副主任,在对面杜家办公。由于毛家、邓家和杜家当时的家庭成份,故而后来房舍大部分被拆除。省委旧址现仅存厢房两间。

留守处辖有少数部队以保卫陕西省委、安吴青训班、无线电台、兵工厂等,同时维护云阳和其它地区交通联络线以及地方统一战线等工作。当时云阳尚属于国统区,省委的活动受到当地保甲政府和特务机关不分昼夜的监视,但是,由于省委认真执行了党的统战方针和政策,不仅使国民党企图袭击省委的阴谋屡遭惨败,而且将云阳建设成连接延安和西安的政治、军事、教育重镇。所以,革命青年或奔赴延安参加革命,或到安吴青训班学习,多经云阳由中共陕西省委介绍。194051日凌晨,陕西省委从云阳最后撤离,迁至陕甘宁边区马栏。

  如今的云阳镇,热闹繁华。当年党和红军领导人所住的文家大院、毛家大院和云阳誓师的大操场,已经不复当年的模样,旧址上盖起了民居。“我住这里50年了,遗址早就不存在了。”邓芝云今年70岁,她家的房子就盖在曾经的文家大院里。

 “或许杨老知道一些。”县党史办副主任鲁立荣告诉我们,他带我们来到了居住在泾阳县泾干镇兴庆路7号的杨永茂家里。杨老今年93岁,他的姐夫崔贯一,是泾阳县地下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云阳誓师会上,崔贯一作为云阳小学校长,被邀请在主席台上就座,并代表地方各界在会上发了言。

  在临时搭建的木台的台柱子上,贴着“坚决拥护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为保卫国土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大幅标语,台下的八路军战士在高唱“炮火连天”、“八月桂花遍地开”等歌曲,军民挤满了整个操场。

  “‘抵制日货、焚烧日货是消极行为,只有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日本浪人赶出中国去,废除不平等条约,才能使祖国富强起来。’1937825日,在云阳镇大操场,八路军115师誓师大会上,一个说着铿锵有力的四川话的小个子主持会议。”杨老向我们介绍,“直到后来,我姐夫才知道,那个小个子就是邓小平。”并主持了云阳誓师大会。会后,八路军渡过黄河,奔赴抗战前线。19378月至9月,邓小平在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云阳镇八路军总部担任政治部副主任,负责红军改编后战士的思想政治工作。

“改编后要取下红军的帽徽,换上国民党军队的青天白日帽徽。”鲁立荣介绍说,考虑到队伍改编后战士会出现复杂的思想反应,在822日至25日洛川会议期间,邓小平留守云阳,多次带头深入部队,了解情况,做思想工作,教育干部战士要有远大目光,顾全大局。

誓师大会后,八路军在云阳张贴了《告别云阳父老书》,战士帮群众挑完水,扫净场院,与乡亲告别。第二天,一个“种麦时节”的秋雨天,115师从云阳出发,踏上了抗日之路。120师、129师也分别于92日、3日从桥底、庄里奔赴抗日前线。

八路军甫一投入战斗,便打出了115师平型关大捷、129师夜袭阳明堡机场及115师、129师娘子关重创日寇的辉煌战绩,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抵抗日寇的信心,坚定了中国必胜的信念。

                                           

安吴青训班——革命青年成长的摇篮

云阳附近即安吴。

1936年,由同处在渭北距泾阳不远处的蒲城人杨虎城鼓动张学良发动的“西安事变”后,中国形势为之一变,国共合作,全民抗战的局面形成,中国共产党在1937年洛川会议后,为了救亡抗战,积蓄革命力量,培养革命骨干,谋划着扩大人才培训的大计。

就在斯诺在中国西行后写作的《红星照耀中国》(1938年翻译成中文出版,考虑到在孤岛上海和国统区发行,改书名为《西行漫记》)由英国维克多.克兰茨出版公司出版发行之际,由中共中央青年委员会和西北救国联合会筹办的西北青年训练班(简称青训班),从延安迁到泾阳县云阳镇,第一期于19371011日在泾阳以北的斗口农场(于右任先生创办)正式开办,临时借用了农场几间房子住宿,尽管生活条件异常简陋,但是同学们的学习情绪十分高涨。学习班初开办,就明确公布了它的目的:在最短期授予青年各种最低限度的战时军事政治知识,使其能在中央政府领导下,依据革命的三民主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精神,开展抗敌救亡工作。在斗口农场住了不到一个月,由于要求参加学习的青年越来越多,加上国民党顽固派以“强占农场”为由,逼迫青训班搬迁。

第二期搬迁到云阳镇内,住在城隍庙和花台子一带。学习时间也由原来的两星期延长到一个月。时值严冬,西北风肆虐,在极为艰苦的学习环境中,完成了二、三期的训练任务。

由于人数不断增加,住房和学习环境已不适应发展要求,不得不作第二次搬迁,19381月第四期又搬到云阳镇北的安吴堡,从此定居下来。青训班进入了鼎盛时期。

我们从泾阳县城驱车半个小时,经云阳镇,来到安吴村,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灵,安吴村乃藏龙卧虎之地,这里是清代富甲一方的吴氏家族祖居所在地,在这里,我们看到高门大院,门槛就有一米高,吴氏家族通过安吴寡妇诸人的艰苦创业富裕后仍然以耕读传家,后代纷纷走出去,在国内外深造,成为学者和科学家,比如国学大师吴宓,其坟墓和历代祖先及其镌刻着“圣旨”四五座牌坊就坐落在旁边的墓园里。在墓园里我们看到“露天课堂”的字样,据县党史办鲁副主任讲,这里当年也成为青训办的临时培训地,可见当年受训人员之多,的确是青训班的鼎盛时期。

1938年春,青训班第四期在安吴堡开办,班部就驻在吴氏正院,内城门前挂着“安吴战时青年干部短期训练班”的布牌,在城堡上飘扬着一面鲜艳的红旗,正是:“昔日寡妇守节楼,今朝青年练教场”。班主任冯文彬,副班主任胡乔木住在旁边的望江楼上。著名作家陈忠实题写的“望江楼”镌刻在巨石上。

学员们从五湖四海云集安吴堡,有从敌人铁蹄下的东北三省和从新沦陷区的北平、上海、南京逃出来的流离失所的青所;有从遥远的菲律宾、南洋群岛、越南、缅甸等地归来的爱国华侨。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冲破重重艰难险阻,远涉重洋,想尽千方百计,不惧千山万水,踏上黄土高坡,奔向安吴堡。

在这些受训的同学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幼、有一字不识的文盲,有留学生、有农民、有店员、小贩、有军官、士兵,有工程师、艺术家,也有改邪归正的土匪娼妓;有从平汉、同甫铁路和南京、上海等城市来的五百多名产业工人;还有从嵯峨山前来学习的二百多名和尚,他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走到一起来了。

安吴青训班团结抗日,勤俭办校的方针,引起国内外进步人士的赞扬。19386月,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在山西临汾创办“抗日民族革命大学”,他亲自来安吴青训班考察教育方针,交流办学经验,并给学员作了报告,临走还从安吴青训班请了部分学员去民族大学任教。

19387月,以克罗曼(法国人)为首的世界学联代表团由西安来安吴访问,在欢迎大会上,克罗曼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代表团回国后在“世界学联动态上”发表文章,对安吴青训班的教育方向作了高度的评价,从此 “安吴青训班”闻名中外了。

青训班的成长壮大,得到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和李富春、林伯渠等中央首长的重视和支持,他们对青训班的建设和工作做了不少重要批示。19391011日,在青训班成立二周年纪念活动期间,毛主席为青训班题词:“带着新鲜血液与朝气加入革命队伍的青年们,无论他们是共产党员或是非党员,都是可贵的,没有他们,革命队伍就不能发展,革命就不能胜利。但青年同志的自然的缺点是缺乏经验,而革命经验必须是亲自参加革命斗争,从最下层工作做起,切实的不带一点虚伪的经过若干年后,经验就属于没有经验的人们了。”

朱总司令亲任青训办名誉主任,19385月,朱总司令从前线回延安时,亲临安吴视察检阅青训班,赞扬青训班全体师生朝气蓬勃、艰苦奋斗的作风,并题词要求学员们“学好本领上前线”。同年8月,朱总司令又一次亲自来安吴视察,给学员作了“抗日形势”的报告。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主任林伯渠同志,经常来安吴给学员作报告。

1938年,还派第五期一部分人员到李宗仁、白崇禧部队帮助工作,与当地友军建立了联系,赵寿山、李新中也常来安吴视察。这时学员已达到两千多人。

1939年冬,青训班第九期时,顽固派的反共事件迭次发生,泾阳县顽固县长王开基不断制造事端,恐吓骚扰,形势急趋恶化,青训班做出准备撤离的决定。从1939年冬开始到19404月,有组织有秩序的陆续撤离了居住两年多的安吴堡,返回延安。

青训班从193710月开班到19404月撤离,共办了14期,毕业学员一万两千余人。其中向革命圣地延安和抗大,陕公、鲁艺、中央青干班输送的学员达八千多人,分赴全国各个战区,八路军和友军部队做抗日工作的有三千多人,为陕西地区还培训了一批农民青年骨干。

安吴青训班是在战争时代,民族存亡关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办的,诞生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她教育青年、组织青年、动员青年参加抗战,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干部,在两年零两个月的时间内,战胜了千难万险,终于胜利地完成了历史赋予她的光荣任务。

安吴青训班旧址于20135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成为爱国教育基地。

 

郑国渠、泾惠渠——中国古近代水利工程的源地

郑国渠国家级风景区是集人文与自然为一体的著名风景区之一,距泾阳县城西北25公里,是九山与北仲山交汇处,泾河由此出谷,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首的战国秦修郑国渠遗址就座落在此。由于河床逐渐冲刷下切,渠首逐渐向北迁移。秦郑国渠后历代广惠渠、通济渠、清代龙洞渠以至民国李仪祉先生修建的泾惠渠。在近十平方公里的三角形地带里密布着从战国至今二千二百多年的古渠口遗址四十多处,它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饮水、蓄水灌溉工程技术的演变,是我国的一座天然水利博物馆。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国是战国时代韩国水工,字子从,生于鲁(公元前267197)。战国末期,秦国日渐强盛。与秦国相邻的韩国,为牵制秦国,缓其压力,遂施“疲秦之计”。派水工郑国入秦,劝其凿泾引水,使秦疲惫,无力东伐。在施工中,目的被发觉,秦欲杀郑国,郑据理谏秦王曰:“此渠成,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造万世之功”。秦王政认为有理,继续命郑国督办施工。于公元前246237年,竣工告成,沃野千里,民以富饶。因郑国凿渠有功,遂以郑国命渠。

郑国渠大坝遗址西自泾河西岸礼泉县界,东至王桥街西,全长2650米,泾河东岩现存长1800米。坝北地势低洼,为蓄水库,蓄水约1500万立方。郑国渠是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动工在关中兴建的大型引泾灌溉工程,这本来是韩国的疲秦之计,欲使秦政力于建设,无力东伐。秦花费了十余年时间,经历一场曲折的政治斗争,终于修成。现存的郑国渠拦河坝及蓄水库遗址是中国最早,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拦水、蓄水工程。郑国渠开引泾水灌溉之先河,其工程之浩大,设计之合理,技术之先进,效益之显著,在世界水利史上发挥过深远的影响

   汉武帝太始二年(前45),继郑国渠之后,由赵中大夫白公主持兴建的大型引泾灌溉工程渠,史称白公渠。今上然村西南有遗迹可寻。郑白两渠曾使关中成为全国最富庶的地区,被誉为天府之国;史载天下财富三分,关中有二。班固在[西都赋]中抽述,郑白之沃,衣食之源,五谷垂颖,桑麻铺,赞扬了郑白渠的显著效益。

去泾惠渠途经位于王桥镇泾惠渠畔李仪祉墓园和李仪祉纪念馆,下车参观瞻拜。主要由李仪祉纪念馆、仪祉墓园区、水文化大道三部分组成,总面积九十九亩。

李仪祉纪念馆以展现中国水利文化和李仪祉先生生平为重点,充分运用水文化元素,将古典意象与现代建筑手法想融合,凸显纪念感和历史感。纪念馆建筑面积2127平方米,上下共两层,展陈内容分古代水利、近现代水利、建国后水利、未来水利和水利科普五部分,通过历史文物文献、沙盘模型、浮雕泥塑、幻影成像等传统和高科技手段,展示了陕西水利发展历史,凸显了秦人治水兴利、改造山河的伟大壮举,表现了秦人锲而不舍、兴利除害的治水精神。

在这里,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李仪祉先生的生平事迹,先生生于1883年,逝世于1938年,名协,字宜之,后改为仪祉。陕西蒲城人,同盟会会员,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水利专家,早年留学德国,学习水利工程,学成回国,悉心研究古代治水经验,创办河海工程学校、三秦公学、西北农学院,师大、同济、中山、交大、西农等学院,先后担任教授、教务长或校长以及陕西省教育厅厅长等职,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李仪祉先生一生致力于我国水利建设事业,奔波于大河上下,长江南北,先后担任陕西省水利局局长、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导淮委员会副主任、华北水利委员人委员会长、上海港务局局长等职。李先生在陕西工作期间,倡导和修建了“关中八惠”(泾惠、渭惠、洛惠、梅惠、黑惠、涝惠、沣惠、泔惠)和陕北的定惠渠、织女渠以及陕南的汉惠渠、冷惠渠等,扩大灌溉面积二百万亩。由于他对中国水利事业的卓越贡献,被誉为水利哲人,一代水圣“大禹之后,中国一人,唯李仪祉先生也”,受到国民政府的赞扬和三秦父老的崇敬。193838日,在西安不幸病逝,葬于泾惠渠之旁。于佑任先生对他的题词:“殊功已入河渠志,遗宅仍规水笔居”高度赞誉了他的一生。

“民族复兴中国梦,江河安澜赤子心”,是李仪祉纪念馆门前的大红横幅,代表了李仪为代表的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泾惠渠首位于张家山,张家山挺拔、俊秀、群峰起伏、奇岩林立、怪石峥嵘、钟灵独秀。并列的清冽的泾河水和泾惠渠沿着蜿蜒曲折的峡谷而下,像双龙共舞,似银发游曳。飞泉激石,如浪卷竹帘,恰白莲盛开。河壁峭崖,腰吐流霞,崖悬短练,百眼矿泉游戏怪石之间,碧波暗绿,映出了情人岛的阿娜俏姿,潺潺流水向人们讲述着千年泾河的沧桑巨变和泾惠渠的福利关中。

停车伊始,我们看到泾惠渠渠首碑亭,陈列着公元1469年以来名、清、民国时期的大量碑石,有引泾灌溉工程规划、施工管理的详实记载,有各渠惠泽乡里,造福人民的历史记述,有我国最早的地方管理法规,兵巡关内道特示碑石等。这些碑石文物记录了我国劳动人民开发农田水利工程的悠久历史和发展水利科学技术,造福千秋,惠及人民的丰功伟业。

沿着泾惠渠岸仅一米宽的小径,索流而上,沿岸景色秀丽,古迹陈列,可惜我们时间有限,只能走马观花,可谓半日赏遍泾惠景,双脚穿越古遗址。

荷出碧波    相传此处为宋代名僧济公和尚当年修行得道成仙处。他在此莲花台上打坐数月,立地成佛,飘然而去,至今脚印还在。

元王御史渠石渠口    王御史渠是继丰利渠运行200余年后,于元代中叶修建的引泾灌溉工程,石渠口为喇叭形,渠宽为7.3米收缩为4米,距石门6米处有闸槽一道,河面为一大伽孤石,石上凿有多处石窝。

明广惠渠渠首遗址    广惠渠自王御史渠口之上,“穿山腹,开凿石渠里三分,欲上收众泉,下通故道”,开创了古代引泾灌溉工程中凿洞引水的历史。现存石渠口遗址一百余米。

鄂山新渠    这是清宣宗道光二年(1822年)由鄂山主事修缮的鄂山新渠渠口,东岸石壁上刻着“鄂山新渠”和“决渠为雨”字迹。

琼珠洞    位于抽水站北30米处,从堪岩中涌出一泉急湍而下,泉水如过筛珍珠,盘旋而下,筛珠洞即由此得名。筛珠洞泉水丝尘不染,粒沙可数,石壁之上,藓苔密布、四秀翠青、水聚崖下、渠而成池。筛珠洞泉水含40多种徽量元素;经测定为富锶型天然矿泉水,洗则润肤明目,饮则提神爽气;煎茶为上品,酿酒为佳酿。岳家坡村民长期饮用此水,村内无一人患胃病。人谓此水为健身强心,延年益寿之“仙露”。现建有筛珠洞抽水站供北部塬区人畜用水,工程宏伟壮观,为山内一景。

卧牛石    民国二十二年(199388日)泾水猛涨,洪水达9200立方米每秒,为泾河有水文记载以来最大流量,水位至卧牛石。有许多人畜在这次洪水中丧失生命,唯独有一黄牛横卧此石,一动未动,直至水落,免于一死,后来刻石以志,名曰卧牛石。

石匠坟    上了梯子崖,便是石匠坟。元代以后,引泾渠首进入山内,工程十分艰苦,山中石顽如铁,日用炭炙醋淬,民夫口衔灯火,身披蓑衣开凿,“一斗石渣,一斗钱”。郑国渠至今两千年来,不知有多少石匠在引泾工程中丧失生命,石匠死后就埋在这里,逐渐形成了石匠坟。石匠坟不树不封,但游人总要上坟去看看,以示对死者的敬仰和怀念。

美人浴    经过数万年水流冲击的泾河滩涂,被巨石自然隔成大小有别,形状各异的浴池。一年四季,只要天气晴朗,池中的水总是晶莹明澈,因此有天然浴池之美称。自古以来,周围塬区群众用水极不方便,于是农家妇女三五成群带上拆洗的衣物徒步来到这里,衣物洗完后,将被单围在周围,在天然浴池中沐浴、嬉水,待衣物晒干才回家去,后来人们称这里为美人浴。

情人岛    相传明朝中叶,有一对青年情侣,为了反抗封建的包办婚礼礼教,相约来到这里,互倾爱慕之情,双双跳进龙潭,以死抗争,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情悲歌,后来这里长满了冬青树,来这里浏览的青年情侣随手摘上一支冬青树枝,互相赠送,以示爱情之树常绿。

螃蟹坡    因螃蟹捕之不尽,捉之不竭而得名。螃蟹因水而生、居无屋、睡无床,天气晴朗时,常卧于石上,埋肚露腹晒太阳。日暖蟹肥,捉蟹者如期而至,淌水搬石、拨草清泥,得鲜蟹,带回家中,用盐水泡过,或煮或炸,其味鲜美无比,因此螃蟹坡远近闻名。来这里的捉蟹者多为西安、咸阳的游人。

观瀑台    这是二龙王庙节制闸,为操纵全渠引水量枢纽,顺势急下的渠水由此释放入河,汹涌急湍,飞流直泻,落入20米下的河谷,其声如雷,水雾迷漫,甚为壮观,所以人们也称观瀑台。

调琴泉    有水从悬崖峭壁石缝中渗出,犹如滚珠滴滴下坠,如倒挂珍珠。倚栏谛听,泉水叮咚,石间气雾缭绕,如音韵般悦耳,因之得名调琴泉。

凤岛    张家山山大沟深,沿山内行,四季常绿,其内珍藏着数以千计的千年凤鸟,该鸟嘴尖、尾短、体小,色彩艳丽,行动木讷,似通人性。每逢日出,在河间寻食嬉水,游人见其可爱,便追逐捕捉,使鸟无处落足,便飞到河中这个形似蘑菇的孤崖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似乎在挑逗游人,你们也飞过来呀!因此人们称为凤岛。

龙麟滩     这里就是唐魏征梦斩泾河老龙的地方。相传唐朝初期,一连三年滴水未漏,百姓遭殃,唐朝皇帝李世民心急如焚,便派魏征找泾河龙王降雨,但泾河龙王心毒手狠,降雨三天三夜,恶雨暴风使房倒屋塌,山滑崖崩,触犯了天规,魏征在梦中一气之下把泾河龙王给斩了,龙头落在西安的龙首村,龙身留在泾河谷口,后来变成了龙麟滩,现在泾河滩涂红色的石头传说是老龙的血染成的,那泾河龙王尽管降了恶雨,残害了生灵,但功还是大于过。所以皇帝令黎民百姓每年正月初一为老龙王更衣献食,祭奠龙王。这一风俗延续至今,现有老龙王庙和二龙庙遗址。

龙骨洞    张家山不仅环境优美,古迹纵横,而且多闪发现古动物化石,有一亿年前的狼稽化石,一百万年前的剑齿马化石,二十万年前的纳玛像门齿化石,说明远石时代这里是茂密的森林和沼泽遍地的草原。在这个40余米深的洞里曾发现3.8米长的纳玛像门齿化石。
   
柳湖晴雪    柳湖之胜,始于暗泉,其下有暗泉一眼,后人为修建圈筑,养鱼、泛舟,湖水清澈,绿柳成荫。每年初夏,时空丽日,徽风轻摇柳絮,纷纷扬扬,故有“柳湖晴雪”之称。

泾惠渠拦河坝    高大宏伟的泾惠渠大坝是在李仪祉先生修建的拦河坝基础上经过多次改造建成的,现高37.5米,宽118米。上设六孔调节闸,坝南侧建有发电站。站在坝顶内举目远眺,但见泾水潺潺,宛如素娟,龙折蛇行,在峭壁缝隙间旋转抖动,素丝挂壁,银河倒悬,奇情美景,尽收眼底。有诗赞曰:“秋天幽谷一线天,游人到此难往返”。是啊,夕阳已经西下,天色渐渐暗下来,我们一行才恋恋不舍离开泾惠渠。

啊,泾惠渠! 我国卓越的现代水利科学先驱李仪祉先生在这里耗费了大量的心血,堪称一代水利大师心血的结晶。自1933年他经历千辛万苦修成泾惠渠以来,给备受摧残的关中农业注入了勃勃生机,当年所修的渠首依然耸立在巍峨的大坝一侧,他承古人未竟之业,修挖的石渠现在仍然使用,沿着渠畔曲折的走廊,人们不能不对古代先贤和仪祉先生致以由衷的赞叹和崇高的敬礼!

横观泾惠渠首进水闸以下至今王桥镇上然村西北5平方公里范围内,沿泾河自下而上,纵览历代水利建设遗存,计有有我国战国时代郑国渠、汉代白公渠、前秦苻坚渠、唐代郑白渠、宋代丰利渠、小郑渠,元代王御史渠、明代广惠渠、通济渠及清代龙洞渠等古渠引水口和李仪祉先生兴建的泾惠渠拦河坝、进水闸、隧洞、石渠融为一体,游人可一览2200多年来,引泾灌溉的发展变迁史实。郑国渠、泾惠渠暨历代引泾工程是世界上保存完整,成年代序列的水利工程遗址,是研究我国水利、经济、政治、军事等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古代引泾灌溉的历史,是我国封建社会以农为本,兴办水利发展生产的一部水利史诗,不仅记录了中国人民与大自然长期斗争的艰辛历史,而且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一笔十分珍贵的财富和遗产。

站在张家山上,俯视泾惠渠的清波绿浪,朱熹的诗句龙吟一般从心头响起:“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就是龙之传人改天换地,与水奋斗,制服龙王,“人有其治”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就是前赴后继,齐心协力,同舟共济,惠及民生的民本精神;就是古今融合,转益多师,实事求是,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2013.10.2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