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说的何曾不是想的

1已有 1120 次阅读  2013-08-02 11:58   标签家庭生活  black  style  朋友  创意 

    朋友曾经说过:劳动创造智慧!我非常赞同,并且由她所言的智慧引申为思绪的天马行空。事实也是如此,我最敏锐、最有活力、最有创意的思维往往都来自于劳动时。所以劳动对于我来说,不痛苦、不无奈,反而是一份轻快、放松的愉悦。有时候我在心灵疲惫的时候,也创造一些劳动机会,洒一点汗,丢掉些许累赘的肉,为家庭生活注入一些新元素,而更重要的是享受思绪的纵意驰骋。就如今晚,我在劳动中体验思维跳跃时,突然意识到我曾经提出的一种状态,不正是我希望朋友给予的吗?

    我一直欣赏一种状态:相互独立却又有所依,相知相契却又存在距离;不依不靠却心有落点,顺其自然却心有所向。我用文字如是地描写:“我愿停留在这里,看朋友们云卷云舒。疲惫了,来我这里饮一杯茶,唠一段嗑,调整一下状态,然后推门出去继续打拼。累了再来,来了再走。如此我们就一同慢慢变老,这一辈就结束了。下辈子轮回遇见了,我们接着一起走。遇不见就各自再走新的路,过新生活。”

    写这段话的时候,只是想表达自己的某种意愿,愿成为朋友们歇息的港湾,而无所要求。今日蓦然间,想,莫不是在内心深处我渴求的也是这样一个心灵港湾?希望在疲惫的时候,能够进入它,作片刻的歇息。也仅是短暂停留的港湾而已。因为这世间很多事情,我们都是无法逃避,不能逃避的。但坚强的假面戴的时间长了,也会心力交瘁,致人死亡的。我们要给自己的心灵给养,给予自己的内心温暖,尔后鼓励自己继续披挂上阵,不退缩,不逃避,勇敢面对,积极奋进。我愿意给予朋友们这样一只手,一股力量,一份慰藉。因为我也想拥有。

    想起那本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志风几年前就为我推荐了,并不远千里地为我寄来。不仅如此,他一直试图鼓励和督促我认真读,最好将读完的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

    也许我正如志风说的那样,十几年都不见长进。虽然这种劣根劣习被GG认为是“十年都能保存不变”的美德,而大加赞赏。但总得来说,表象都是没有大成就大出息大思维大理想。就比如说读这本畅销一时的都市身心灵修行课的书,我始终没能认真地读完,就将它束之高阁。据说作者还有系列书籍,如《重遇未知的自己》、《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活出全新的自己》等等。就像当年痴迷于卡耐基系列书籍后而形成的心理:不反对,不认同,却敬而远之。对这一系列的“自己”,我也因敬畏而避之远远的。

    现在因此时的心境变换,我在想我们的内心还有多少是未知的?说的、想的,给别人的,又怎会不是我们想从别人那得到的?其实,我们都还不够了解自己,了解表象下的那个真实的自己。

    打开自己,一点点地深入!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