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归隐乎

2已有 498 次阅读  2016-07-11 11:52

 

重庆,七月,天热,心闷,不可读哲学书,只宜闲翻小品文。

于是,又移出苏轼《商刻东坡志林》,其一则云:“欧阳文忠公言:‘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一篇而已。’予亦谓:‘唐无文章,唯韩退之《送李愿归盘谷序》一篇而已’平生欲效此作一文,每执笔且罢,因自笑曰:‘不若且放,教退之独步。’”

欧阳公乃朝中重臣,一生致力于政务、文事,不知言此何意,遂又找来《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陶渊明资料汇编》,其中有《戏书拜呈学士三丈》《偶书》,而别无关于陶渊明的文字。东坡此语之何出,是否真实,没再细究。猜想,录之于此,意在赞赏归隐之心态,而非文之真好吧。

东坡亦言唐之文乃韩愈之《送李愿归盘谷序》为最,实亦赞归隐之事,而非文之最高吧。

那么,为何欧阳公、东坡翁赞许归隐之事呢?我想应是官人之常态,文人之常行。作为官人,累了,想隐之,然又不可逐愿。如欧阳公、东坡者,一生追求,何以得憩,最终都将身家性命付之于职司与文学了。作为文人,常有清高自由之思,如靖节之“乐琴书以消忧”,李愿之“有乐于身”,何所不为呢?但迫于身世,也只能言之于文罢了,正如东坡所言:“不若且放,教退之独步。”这也可能是双关语:不作此文,不做此事。

是的,自古而今,无论官宦、文者,常赞叹归隐之文、归隐之事、归隐之主人,这正是如《归去来兮辞》《送李愿归盘谷序》广泛流传之原因。

宋之陈抟,重庆人,于道于隐传世,其有诗《归隐》:“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紫绶纵荣怎及睡,朱门虽富不如贫。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携取琴书归旧隐,野花鸣鸟一般春。”陈抟归隐何处,不得而知,但究其原因还是不能适应官场,打退堂鼓逃之夭夭。陶渊明真是“质性自然”之理由吗?李愿可是“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

自古文人情感脆弱,而于人情世故者更次之,加之常怀文士之风骨,不为五斗米折腰者众。所以,归隐成了一种选择。然而,若用积极心态打量,则应如欧阳公、东坡先生者逆流而上,成就人生之大业。

不过,细读陶渊明文,亦有无法归隐处,正如鲁迅所评:“于世事也并没有遗忘和冷淡”(《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学与药及酒之关系》)李愿到底于世间何如,不见其文,亦不见其事迹。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亦离不开这个世道,亦在为这个世道烦心事所掎。因为,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要生存于人类社会,无论深山道观,或者田野归隐,都不可脱离芸芸众生。否则,不复存在。

传说,长安终南山有归隐者。又说,现今终南山归隐者众。且有成效:悟着了道,成就了业。然,我多次终南山下客居,不曾深入,故不能戏言。

其实,人类社会总在发展进步,发展进步就要靠每个人努力进取,而努力进取者亦应当积极应对各种矛盾困难,动辄归隐与后退者不和潮流。

印度泰戈尔曾说,印度人大多事佛,而佛旨给予人们的大多消极待世,这真是印度发展的一大问题。

对而比之,若中国多如归隐者之仕,那么我们的发展岂不也要受到影响?故而,对于归隐者不便提倡,更无支持之理由,作为文事欣赏者是也,如欧阳公、东坡翁之流。

 

 

2016710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