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把现代人的灵魂植入生态去(《重庆文化研究》第四期卷首语)

2已有 799 次阅读  2015-03-23 09:04


    这里所说的现代人,就是当下人,就是生活在现代化条件下的社会人。所谓生态,一方面有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还要有原始的自然的本真。

    为什么提到这个话题,其实是因为我们觉得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尤其是城市的人们,压力太大,空间太小,人文关怀太少。天天忙碌,人人忙碌,天天在竞争的环境下生活,人人在现代文明的束缚里流动,白天面对的是紧张工作、信息冲击、车水马龙,夜间里却孤独在窄小的水泥房,人生奔波,似乎一切只为了生活。每当新的天光来临,人们又是闻铃起舞,翻身下床,夺门而出。在周而复始的机械化运转中生活着,在理智与理智碰撞中交流着,似乎人的生命就该如此,也就这么简单。很多人没有看到自己的前面是什么在引领?也没有记起自己从哪里走来?更不知他的根基在何处?不过,往往到了周末或节假日,大家多了些愉快的心境、轻松的步子。而这心境、这步子,却往往置于了农家的所在。置于了农家的房舍、农家的土话、农家的习俗,还有农家周围的那些山、那些水,那些曾经染得他或者他的祖辈们满身稀脏的泥土。哦,难道农家就是他的家,就是他的根。

也可能正因为如此,人们才认识到家的重要、传统文化的重要、自然山水的重要。也可能正因为如此,各级政府才下大力气保护自然、保护文化遗产。

在武陵山区重庆的区划里,就有20000多平方公里的自然和文化生态,涉及到6个区县,达38万人口。这里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宝贵之地,也是巴渝文化的富集之地。值得庆贺的是,这块宝地从国家层面也非常重视,2014年国家文化部批准把这块文化的圣洁之地,作为文化生态保护区来加以建设。哦,作为重庆的文化工作者别提有多高兴。所以,新年刚过,我们就组织了一大批如何建设这个生态区的学术文章,择其优者发表于此,以供信息传递,以供建设者们参考。

朋友,不必等待,建设与欢迎你的到来同步。你现在就可以走进重庆的渝东南,住进吊脚楼,跳着摆手舞,去欣赏火盆边的苗歌、屋檐下的花灯、姑娘手里的西南卡普…,尽情地享受着武陵山区的原生态文化、非物质文化。

 

者(刘德奉稿)

2015年3月20日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