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大宋为何受尽异族欺凌

2已有 1123 次阅读  2013-08-04 08:26

大宋为何受尽异族欺凌

文∕赵攀强

     有宋一代,可以用“积弱不振,受尽欺凌”八个字来形容。先是受制于契丹族的辽和党项族的西夏,后又臣服于女真族的金和蒙古族的元,内外交困,奴颜婢膝,常常令人扼腕叹息。

     其实宋朝完全有条件成为继西汉盛世、大唐盛世之后的第三个盛世。北宋开国之后,用十几年的时间结束了安史之乱以来持续了200年的藩镇割据局面,实现了南北统一。毛泽东能够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相提并论,国人也常以大汉大唐大宋并称,这充分说明宋初奠定的基业是何等地辉煌。

     可是,后来的大宋不但没有开创出像汉唐那样的盛世,而且地盘越来越小,国力越来越弱,屈辱越来越重,这是为何?

     姑且不论外部因素,单从宋朝自身的问题剖析,就能找出很多原因。

     “战略失误”使大宋由盛转衰。北宋建国初期的形势,与汉唐初创时期的情况基本相似,都面临着异族的威胁。汉唐面对凶猛的匈奴和突厥,对外采取“怀柔政策”,签订盟约,和亲嫁女,赠送钱物;对内“休养生息”,发展经济,富国强兵,最终赢得了战胜强敌的时间和实力。北宋在对待契丹的问题上,急功好利,反其道而行之。他们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大举征伐,从宋太宗即位的976年到986年,十年间发动了四次大规模的对辽战争,每次均以失败而告终,不仅损兵折将,损失惨重,而且劳民伤财,耗空了国力,从此北宋对辽的战争进入转攻为守的阶段。

     “重文轻武”使大宋屡吃败仗。五代十国时期,武将专权,皇位更替频繁,53年出现了14位帝王。宋朝为了避免像其他王朝一样被权臣篡位,大力削弱了武将的权力。当时的武将地位很低,主帅一般由文官担任,武将最高也只能充当副帅,试想这种“外行领导内行”的战争怎么去打?还有,那时实行的是“养兵制”,战争结束,主将就要交出帅印离开部队,士兵则调回京城休养,再开战端时,临时授印派将,这种“兵不认将,将不识兵”的军队,其战斗力可想而知。另外,宋代作战,都是皇帝画好作战路线图,由将领照图作战,缺乏灵活性,在宋代,只有雄才大略的宋太祖具有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其他皇帝大多缺乏军事能力,其制定的军事作战方案本身就值得怀疑。由此可见,宋朝军队败多胜少那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体制腐朽”使大宋积贫积弱。宋代本来就“民不富,国不强”,加之体制的问题,使其负担沉重,矛盾重重,国家软弱,百姓劳苦。不论是对辽,还是对金,宋朝均与之签订有屈辱的条约,每年需要进献巨额的钱粮布帛。宋朝养着大批的“闲官”,这些人物,有些是前朝归顺的割据势力,有些是本朝的元老功臣,朝廷对他们削权安抚,施之于大量金银财宝和良田美女。宋朝还养着大批的“闲兵”,他们既不打仗,也不生产,终日守在京城周围养尊处优。宋朝最大的问题还在于法纪松弛,腐败成风,那些朝廷命官,地方大员,贪污腐化,鱼肉百姓,就是告到皇帝那里,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自流。进献、养官、养兵、腐败,需要大量的钱财,这些负担自然都要转嫁到老百姓头上,苛捐杂税繁多,百姓苦难深重,国家举步维艰,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那是肯定无疑的了。

     “墨守陈规”使大宋一蹶不振。宋太祖在开创之初制定的一些政策,是为了适应当时的形势,巩固赵氏政权的需要,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后来形势逐渐发生变化,需要进行变革,可惜的是宋朝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只知遵守“祖制”,缺乏改革胆略(尽管也有宋仁宗、宋神宗、宋孝宗变法和改革,但没有抓住主要矛盾,改革极不彻底)。如果在宋太祖之后,大宋能够出现一两个像汉武帝、唐太宗或唐玄宗那样开拓进取的皇帝,那么,在中国历史的大舞台上很有可能出现一个更加绚丽多彩的大宋盛世!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