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文宗孙犁

已有 1177 次阅读  2013-07-05 09:21   标签blank  center  normal  target  style 

文宗孙犁

文宗孙犁

文宗孙犁

——写在孙犁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日

□文彦群

    可叹余生也晚,当真正喜欢上孙犁时,他老人家已驾鹤远游,离开这个世界近10年了。但这并不妨碍我对他无尽的想象与怀念,对他文字执著的阅读与亲近。是孙犁的什么品质吸引着我?这个问题令我深思。在我想来,两个字可为概括:真与实,即他为人的真诚善意,作文的真情实感。在当今这个虚华浮躁的社会和文坛,孙犁高洁的人格和质朴的文品,他傲岸的风骨与赤诚的性情,当是反观社会人心的一面镜子。

    我有两个“孙犁文库”,这是我亲近孙犁的方式。其一是纸质的书本文库。近年以来,我买过许多孙犁的著作,除各种版本的散书外,更有多部文集,如陕师大社的4卷本选集、百花社的正续编8卷本文集、人民社的11卷本全集。孙犁晚年的十种小书,我有山东画报社最早推出的绿皮小本,也有人民社去年出的多色本“耕堂劫后十种”,还有百花社新出的硬皮精装珍藏版“耕堂文录十种”。部分非常喜欢的本子,我都备有复本,如《芸斋书简》《书衣文录》,供自己珍藏,还用来作为赠送文友的礼物。此外,我也购有多部犁研著作。总之,这许多犁著,几乎放满了一个书柜。闲时,我便反复阅读,轮换着看,深刻体味和缅怀文字世界里的孙犁翁。

    随着阅读的渐次深入,我觉得越来越喜欢这个倔强而耿直的可爱老头,这种情感,有些像当年孙犁对鲁迅先生的那种心态:喜欢,崇拜,敬仰,学习。作为一个热爱文学、酷爱读书的普通读者,正是在这种心理的强烈支配下,我觉得应给自己最为推崇的作家孙犁先生做点什么?办一份民刊吧,心有余而力不足。20119月,我在新浪网创建了博客“孙犁文库”,用来汇集孙犁的相关资料,进行推广与普及,作为广大犁苑之友学习交流的平台。这便是我建此网络“文库”的初衷。时止今日,已收文字资料2200多篇,图片资料200多张,共接待访客62500多人次。

    网上“孙犁文库”,受到了众多犁友的欢迎。苑英科先生热情题写了“孙犁文库”横额,为之增色不少;韩大星先生也爽快答应刻治一枚“文宗孙犁”印章,作为文库的标识和我的藏书印。更有一位网友留言,说非常喜欢博内所收文章,还全部打印,装订成册。感谢朋友们的理解,自己的苦心经营,能得到更多的认可,我就很感高兴和愉快。他还建议把这些文章,编辑整理,正式出版,遗憾我有心无力。

    虽然为此付出了辛劳,但我的收获也是多多。首先,因为孙犁而与一批资深犁友结缘,如段华、杨栋、老东、靳逊、赵长青、燕之翼等先生,和他们可谓趣味相投,交流频繁,过从甚密。还得赠多本友人的犁研专著,如杨振喜先生的《孙犁论稿》,何同桂、牛广欣先生的《孙犁在饶阳》,苑英科先生的《散兵弦歌》等,丰富了我的犁著藏品,也增进了犁友间的互动情谊。

    二是有幸结识了数位知名的犁苑专家学者,并得其热情而切实的指导帮助。如远在天津的罗文华、孙玉蓉、谢大光等前辈师长,近在身边的陕师大阎庆生教授。在和阎先生往来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礼泉阎氏文化家族中的多人,如阎景翰(笔名侯雁北)、阎纲、阎琦、阎庆生等父子叔侄,皆与孙犁有着密切的关系,据此,我写的《他们与孙犁有缘》一文,有幸在《文艺报》刊出,且被《咸阳日报》《秦岭》等多家报刊转载重发。

    三是在众多师友的关切下,我写出并发表了多篇关于孙犁的读书文字。尤其津报罗文华先生,给予极大的鼓励和支持,使得“孙犁与名著”系列文章,于2012年孙犁去世10周年时,顺利在《天津日报》“满庭芳”副刊,以专栏形式陆续刊出,共其10篇,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蒙武汉万康平先生抬爱,在其《2012年民间读书界的年度“最”印象》中,称之为“最有意义的读书随笔系列:文彦群先生的孙犁研究书话随笔系列”。

    付出辛劳的过程,我也体验了收获的快乐。在以后阅读和学习孙犁的日子里,我定会长期坚持,努力将网上“文库”精心打理,为孙犁的普及与研究竭尽绵薄,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因此而感到无比的荣幸与快乐。在此,我也期望和欢迎更多的读者朋友,来《孙犁文库》访问,我们共同分享学习与交流的快乐。

    2013-5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