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两册犁著 一样深情

已有 1024 次阅读  2013-07-05 09:42   标签center  target  style 

两册犁著 一样深情

文彦群

孙犁的书,这几年我收藏的不少,单行本、零散本,选集、全集,可谓应有尽有,总共不下百十本。其中,山东画报社的绿皮小本“耕堂劫后十种”,是我最为喜爱的本子,平时常看的就是它,素雅别致,携带方便。今年,又买了一套人民社版的多色本,也感觉非常不错,就两书轮换着看。

    我的犁著藏书中,还有两册百花社的小本子,因为有以前买的套书,后来就没有再买这种散本。这两册书,一为《秀露集》,一为《澹定集》,都是山东一位文友陶北先生送我的。以书会友,也是一种浪漫而不失高雅的现代交友方式。

    陶北先生是山东人,原本姓孙名山,但不知为何网上却叫陶北。约2004年左右,我们在《贾平凹之友》网上认识,这是我最初接触的第一个网络阵地。陶兄也是一位贾迷,网上和我交往颇多,算是关系不错的朋友。平凹先生的长篇小说《秦腔》出版后,木楠为《秦腔·后记》拍制了一部DVD专题片,平凹先生自己配音。2006923日,在贾平凹文学艺术馆的盛大开馆典礼上,我有幸得到了木楠馆长赠送的这两张《秦腔·后记》声像影碟纪念品。我遂想到,陶北也一直在探询着如何购买这张影碟,就当即电话告他,我已拥有两张,可以转赠其一。恰值此时,陈长吟老师主编的中国散文研究所内刊《散文视野》创刊号出版,上有陶北一篇散文《去地坛找史铁生》。正好,我就顺便将杂志同碟片一起快递山东。两三天后,陶北回复说收到书碟,很是激动。他后来写有一篇短文《来自西安的珍贵礼物》,记述了当时情状:我立即把DVD放入机器,过去通过文字已经熟悉了平凹先生的故乡棣花镇的画面,在他深情的朗读《秦腔·后记》声中一一呈现,不知不觉地,我流下了泪水。

    后来,陶北知道我收藏孙犁,就有意把自己珍藏的两册犁著回赠与我,以丰富我的藏书品种,也就是现在的这两册《秀露集》和《澹定集》。《澹定集》是198110月第1版第1印,《秀露集》则是19813月第119823月第2印,两书品相差不多,8成新,扉页都有相同内容的蓝色钢笔签字:俊国存书  一九八七年五月三日  购于张店书市。字体行楷,非常漂亮,其中“国””两字繁体。可见,陶北并不是此书最初的主人,是他网上买来的二手旧书。但书上盖有陶北一枚印章:孙山之宝,篆体阴文,工整雅致。见此,我也附庸风雅,加盖了一枚自刻的藏书印:心远,以证明自己对此书的曾经拥有。

    因有百花社的本子,这两册书仅供收藏,我并不常看。后来,咸阳的朋友于国良来,两人闲聊,一时高兴,我就又转手,将两书送给了国良,并一再声明是送,不必还的。国良看了约半年时间,却又把书执意给我送还回来。他也写过一篇散文,题目是《读孙犁两本书》,其中表达了这样的意思:我崇敬孙犁,但仅读过课本上的《山地回忆》与《荷花淀》两篇。真正更多领略孙老大家风范,乃得益于文友彦群送的《秀露集》和《澹定集》。两本书我爱不释手,如获至宝,常常读到夜深人静,受益匪浅。君子不夺人所爱,但应成人之美。我虽不敢自称君子,可孙犁先生的书于我,并不是最好的归宿,完璧归赵送还彦群,他才是真正的藏家。我流离颠簸,许多好书已丢失贻尽了。

    今天周末,我有空闲,收拾整理书柜时,又看到了这两册书,随手摩挲翻阅,遂想起赠我此书的远方朋友陶北,想起许久未见的咸阳朋友国良,也想起两册犁著在几位朋友间,相互流转的这些故事,一时竟有些感慨!

    2012-12-15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