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文网
中国散文网首页 > 美文欣赏 > 正文

2007年上课记

中国散文网 作者:王小妮 发表时间:2009-11-04 我要评论(0)
字号:T|T

       2007年上课记

 

1,八十个学生
  学院教务说,今年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招新生共八十人,两个班级。
  我实在吓了一跳,这么多人!很快,他们都安静地坐在下面了,齐整整的。我把上课时间都选在晚上,现在的人到了晚上脑子才最好用。
  在“惨白”的日光灯下面,扬着八十张刚被军训晒黑的脸。这些面孔年轻又完全陌生,能感到第一次面对满屋子陌生人的疏远,距离,隔阂。
  他们都安静着,第一排学生就坐在讲台下面的不到两米间,他们每一个都是这个国家青年知识分子中的具体一员,农民的儿女超过一半。
  下课路上,全无来头地想到很多年前有本小说的书名:《新儿女英雄传》。
  
  2,专业
  我问他们:喜欢这个专业吗?
  回应很迟钝。和前两届新生差不多,2007届我的学生中大约只有百分之十选报了这个专业,其他都是被调剂来的,他们对这个专业几乎一无所知,甚至有人失望懊悔:如果高考分数能再高出几分,也许就能去学热门专业经济、法律或者英语了。
  百分之七十的学生,从来没进过电影院。八十个人中,进过剧场的只有两个,当然不是看歌剧、话剧、实验剧,是看地方戏。很多学生不能从类型上区分电影和电视。有人起身自报他最喜欢的电视剧是《逃出亚马逊》,有人在下面订正:那是电影。不少人都以为通过电视机看到的“故事片”就是电视剧。
  据说,当今已经是现代传媒最发达时代,就我对学生的了解,他们人人有不离手的手机,偶尔跑到校外网吧去上QQ聊天,但是,对日渐发达的网络信息和纸介传媒几乎不关心。
  我说,来自乡村的同学,不必为自己缺少见识而自卑,你们还没意识到,你的全部乡村经验就是你自己的宝库,那里面才有你自己的独特发现,你自己可能创造的全部故事和诗意,只有它是你的,别人编造不出来的。显然,他们一下子听不进去,隔一会,就眼睛向下扫一眼手机,他们现在最急切的是洗掉自己身上的全部“泥土气”。现在的学生即使出生在最偏远贫困的农村,也是“读书人”,从小到大都是农民眼里的“学生”,很少做土地里的劳动,没经历过春种秋收,没时间为田里的旱涝收成着急,既没有足够的兴趣情感去理解他的乡村,又急不可待地盼望着一步跨进大城市,享受时尚的新生活。
  
  3, 哪儿来的优越
  有两个学生分别过来对我说,老师,我从中学起就爱好文学。两个人都说到自己准备写书,有一个都开始动笔了。很快,我注意到,他们有点特立独行。
  半个学期下来,总是感到和他们接近起来有什么障碍,按理说,我该特殊关注那些喜欢文学的孩子,我和他们的关系应当亲近,事实却相反,我总是感到这两个学生身上透出某些自鸣得意,能感到他们有异于普通同学的优越感。他们交上来的作业不够踏实,喜欢空洞的抒情,除了华丽的句子,丝毫没见到比别人突出。
  文学难道是一件披在身上的漂亮锦衣?我没有再过问他们是不是在动笔写书。
  
  4,问题最多的小姑娘
  只要我碰见她,她一定跳过来问问题。她是从湖北考来的,个子不高,整个人跟一汪清水一样。她说,老师呦,写不出东西来,好没感觉啊。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帮她,谁都有没感觉的时候。
  又一天她问我,按老师的要求,会不会写成流水账啊,没有好词好句,不是很容易变成流水账呦。经过她的提醒,我多次在课上提到对“流水账”的再认识。
  期末,在楼梯上她追上我。她说,老师呦,大学的考试好怪啊,为什么要拖这么久,就那几门考试,从七号考到二十二号,要知道我们都是身经百战的老战士了,我们最会考试,狠命背啊背,一下子一两天全考完多轻松。
  我说,也许是让知识更巩固吧。
  她说,大学就是这样啊,真是不知道。
  他们的“身经百战”有意义吗?
  最后一次课,我们一起离开教室,她告诉我,这个城市超级让人懈怠,所有的人好像都在睡午觉。我说,一个年轻人当然不会被一个城市的节奏影响,要有自己的定力。她一阵点头,但是,看得出心里很疑惑。
  
  5,谁认识罗密欧、朱丽叶
  今天的作业是为俄国画家夏加尔的作品《小镇》写一篇短文字。我事先说了,可不要写成罗密欧、朱丽叶,谁认识那些古老浪漫的外国人?我们就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经过了提示,不见罗密欧和朱丽叶了,但是牛郎织女来了,有很多人交上来的通篇都是抒情,堆砌着假大空的“好词好句”。
  整个晚上我都在想,他们看见夏加尔的画上一男一女飞在天上,心里的第一感觉可能就是“不真实”。这些孩子们在进入大学之前的全部人生经验都是绝对的现实主义,面对夏加尔的“空中飞人”,除了冥思苦想胡乱编造,很难想到别的。
  他们不相信,也没想到过,在他的生活中能出现那些美好而超越现实的人物和事物,他们很难理解和描述“人的飞翔”。
  你们的想象力呢?我忍不住说。
  下面没一个人出声。
  
  6,好词好句
  大概,“敬业”的中学语文教师都要求学生们储备一些“好词好句”,万用的。在前三次作业中,大多数的开头都是“椰风蓝天”,“海浪涛声”,一大段铺垫,占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篇幅的抒情辞藻,然后才进入正文,开头和正文没有丝毫关联。
  我提示他们不要展示所谓“文采”,直接说出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原本的感觉。
  我真怀疑他们还有“原本”的感觉,十二年的语文教育把这些感觉给彻底毁灭掉了?
  我准备消灭毫无意义的好词好句,但是,他们接受起来很困难。一个女生说,她从来就觉得好文章要以好的景物描写开头。另一个女生有点庆幸,她的作文历来被初中高中老师都不看好,因为没好词好句,终于有了我这么个奇怪的老师不那么要求了!
  一个男生在作业上写了他的疑问:老师不赞成我们写好词好句,但是,我正在看老师的一本书,你在书里也有很多好词好句啊!
  我说,那本书里有些文章写在十年前,现在我认为没有力量的作品,也许能靠好词好句得到化妆品的作用,而扎扎实实的写作恰好相反。
  
  7,王书为的“父亲”——写一个人物
  今天的作业是练习写人物,要求短小,干净,栩栩如生。一听到作业,下面又出现轻微的叹气。二班同学王书为的作业不错,全文不长:
  
  父亲
  火车一路南下。车厢里,父亲把头仰靠在椅背上,眼微闭,嘴微张,发出轻微的鼾声。下午六点许,火车驶进海口火车站,减速时的震动惊醒了父亲,他睁开眼,问道:“到了?”“没有,在减速,还得等一会。”我说。
  在火车减速的过程中,父亲的屁股一直没有完全落座,他的右手一直撑在座椅上,一会看看窗外,一会望望行李架。“咣当”一声,火车停稳了,我说:“到了!”“这回是真的到了!”说完他便直起身取行李箱。箱子很重。
  我看见他憋红了脸,踮起脚,左手把箱子往上用力一顶,右手迅速地把箱子往外一拽,拉了下来。我们就裹在人堆里往门口挤。父亲在前,我在后。他把箱子扛在右肩上,右手紧握着提手,左手扶着箱子的左下角。他会不时的回头看我。有时他想从右边转头看我,但被箱子挡住了视线,他就迅速地转过头从左边看我,看到我以后又迅速地转回头继续往前挤……
  
  王书为用细致的描述,写出了父亲不多的言语和动作,其中深藏着一个父亲送儿子到大学报到的心情。虽然,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早进了教科书,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亲,都能发现自己和父亲间的亲切和生动,没有新的感受的不断发现,文学当然死路一条。
  放学路上,几个学生都问我,王书为这么写算不算“流水账”?我让他们自行判断,我认为不是。我还强调,他写得细腻踏实,没有使用好词好句。 

  8,刺激
  通过几个星期对小说《许三观卖血记》的片断阅读和人物分析,他们已经能够把握住人物的发展基调了,今天的作业是续写小说——当许三观知道一乐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而这个妻子与别人生的儿子又打人闯祸,伤者家长三番五次催付医疗费——我在这里放下小说,让学生们给出下面的故事进展。
  十个人一组,热烈地讨论了一节课,开始发表看法了,居然有人想到,让许三观带上儿子去卖血:“反正不是自己的儿子”,而小说里,这个时候的一乐才九岁。还有人想到让许三观的妻子去做妓女:“干这个来钱比卖血还要快。”
  肢体冲突、跳楼、自杀、刀砍、枪击,都被想到了,这些就是潜藏在他们内心里的解决问题的最后办法?我看见,只有这些极端的想法,才让他们兴致盎然,平淡的解决方式显然没人有兴趣。是什么经历在暗中提示了他们,热衷于把痛苦推衍到极致?
  温润、和善、柔软的力量,没有人从这些角度去想。
  
  9,恶搞
  整个学期前半段的几次写作练习,总有人来问我:恶搞,可以吗?我说可以。
  他们有一阵热衷于“恶搞”。这几乎是他们能想到的超越现实的唯一手法,不然,就要老老实实写出上下衔接、合乎逻辑和人物情理的对话和情节。显然,恶搞更自由更没约束,更容易完成任务。
  在课堂上表演“恶搞”也讨巧,总能引来哄堂大笑。太多年积压的“一本正经”了,一贯的作文训练,受尽规范和虚假的约束,试试“恶搞”也是解放。
  随着课程的进展,接近学期末,“恶搞”在他们的作业和课上练习中几乎完全消失,它自然而然消失了,我没提示过什么,作业中出现了更多的对现实生活的关注,这可是好事情。
  
  10,什么是诗意
  我说,我不知道什么是诗意,我不能一句话告诉你们,它是什么。但是,这门课有这个部分,而文字影像绘画音乐作品中常常确实能透露出某种可以叫作“诗意”的感觉,不能回避。
  下面窃窃私语,我知道,他们有点好笑,“诗意”在他们的理解中常常就是肉麻,是虚假做作,是空泛抒情,是舞台上耸动的表情手势和朗诵腔,长长的一声瘆人的“啊”。多年以来,教科书、电视机,不同的老师们灌输给他们的固定印象。
  其实,诗意常常呆在最没诗意的地方,因为真正的诗意必须是新鲜的,是那些还没有被赋予诗意的,只有偶然被赋予了新鲜的感受之后,它才忽然获得了诗意——听了我的解释,下面全是迷茫。我肯定解决不了他们的迷茫,只能靠自己。
  
  11,今天没有课,好无聊
  这是最初两次作业中常见的句子:今天没有课,好无聊。
  为什么无聊?一个同学说,高考太紧张了,终于考完了,一下子松下来,很难再抓紧。有课的时候没办法无聊。我理解他们离不开惯性中被动的强制的充实,一旦没有课,没有了强制,人就像在真空中浮着,不知道该干点什么。
  我说,希望你们尽快体会到:今天没有课,过得好充实。
  
  12,让我们开始使用活语言
  官话,在古代叫“雅言”,类似于今天的普通话。据说从秦朝起,中国的官僚阶层就要求讲统一的“雅言”,不然,官员和官员之间没法沟通,政令没法上传下达。
  去上课的路上,听到后面的几个男生聊天,居然全使用书面语。三个人在劝解一个人,让他振奋起来。一上课,我就把刚听到的对话给学生们说了,经过我的转述,他们也感到满口书面语的好笑。
  我告诉他们,在官方语言为英语的尼日利亚,民间有二百五十多种语言以“地下”的方式流传应用着,而中国的方言恐怕超过二百五十种。我把不久前一个威尔士诗人发言的结束语转述给他们,威尔士诗人说:下面,我将用阅读《圣经》的虔诚,为大家读出威尔士语中“啄木鸟”的七种不同发音,请听听我们已近消失的古老而美丽的语言。
  他们听进去了,从眼神看得出来。谁不想使用自己脱口而出的语言说话?
  很快,表演自己写的小品,有人用了方言。有两个同桌女生同时起身回答一个小问题,竟然是用山东方言给大家表演了一段有趣的对话。
  
  13,一篇关于细节的作业
  这个学期,学校运动场有一场张学友演唱会,对于追星族,这是件大事。
  课间,有人举着一张演唱会门票在推销:每个班只“配给”一张优惠票,才一百块钱。底下一片嗡嗡的,都喊贵。最后,八十个学生,除了维持秩序的几个“幸运儿”,没人能进入演唱现场,一张优惠票也被社会上的人买走了。
  而关于细节的作业练习,就是“张学友演唱会”。我说,你们可以从任何角度写,不是必须亲临现场。
  下面是其中一篇,作者是一班的梁毅麟:
  
  细节——张学友演唱会
  原文注:(细节细节,没有逻辑哦。)
  
  1,我发现运支架运舞台的货车车牌有赣、苏、浙、粤、闽,还有两辆琼。我琢磨着那是从各地各厂订制,又用当地车运到海南。不过,司机有统一制服,看来是某大货运公司,涵盖了半个鸡肚子。
  2,舞台像翻不过身的蟹,脚爪合拢如笼。
  3,这次跟张学友合作的是英皇。香港产明星的“厂家”之一。
  4,工作人员有大量香港人,这从他们说话的口音就清楚了。
  5,有联通的网络应急车,大概有些地方能看到直播。
  6,背屏测试时播的是《冰河世纪2》,梦工场这几年的东西总被用来做机能检测……
  7,舞台背后有两排约二十四个高一米的巨大功放,垒成一个矩阵。这种程度的音箱两个就能轰遍我们的田径场。可以想象当时的音浪有多奔放……
  8,听说张学友扮狼了。
  9,看台上的柱子也印有座位号,后来擦掉……证明喷漆的家伙没用脑子。
  10,结束的时候有公安机关的头儿上台指挥离场,嗓音沙哑碍耳,跟“张同学”比一人一兽,光听声音就能构出一个啤酒肚吃劣烟脸有横肉的大叔形象。
  11,收场后,田径场的情况就很中国了……几万人,不,几万中国群众汹涌过的地方能有多和谐呢?嗯,秃笔难书……这好像是大节。
  
  我给梁毅麟的批语是:
  这应当是最细的观察和最原初的纪录,不能算作“文学的细节”,却是“真实的细节”,是留心观察过的结果,而且,你的观察广泛宽阔有洞察力。
  
  14,有人说,这个课轻松
  相信他们不是恶意的,甚至是在表扬我,可我拒绝这种表扬。
  我说,对于你们每一个个人,我确实没给予压力,但是,对于你们全体,我丝毫没有放松过。
  我的原则是,决不会把一个没有准备的人突然拎起来回答问题,不会强加我的个人意愿给另一个人,更痛恨那种以各种招法羞辱惩治恐吓学生的老师,但是,如果把这理解为轻松,就是“奴性”思维。
  很清楚,我不准备让哪个人不及格,但是,我的底线是持续不断地给他们以软压力,这是我的方法。
  
  15,新闻
  学生们对周围世界的冷漠和不关心实在超出想象。只要和自己无关,无论多么重大的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我问起一个新闻,八十人中只有一个知道,细追问,他偶然拣了别人丢弃在石凳上的一张废报纸,顺便看了几眼。大一学生得到新闻资讯的渠道少得很,仅有的几台电视悬在学生食堂的高处,即使正播新闻,也随时会有人转台,换成肥皂剧。
  那些重大或微小的时事新闻,在这个所谓全球化的时代,时刻触碰着人们的底线,每个成年人都应当及时了解,得出他自己的判断。不能让这些生于1989年的又一代青年知识分子以为这世界上他准备承受的就是作业,就是分数,就是考试,就是学位证书,就是好工作,就是赚大钱过着人上人的日子。
  我想,我有责任告诉他们最近世界上正在发生着的事情。进入11月,我们的课上加了“十分钟时事”。
  
  16,物伤其类
  11月26号,在电视上看到了“肖志军事件”的报道。在看电视之前,我也只是扫过一眼报纸上的文字标题,没有特别关注。不能不承认影像的力量,我看到屏幕上那个委琐的男子正守着白布裹着的尸体,想抚摸又不敢抚摸,想接近又很怕接近,想哭嚎已经哭嚎不出来,那一立一卧的是一生一死的两个人啊。
  11月27号上课,我对学生们讲了我了解和看到的事件始末。我说,作为事件,它几乎包含了当前中国社会问题的所有关键词,而作为一个人,我有物伤其类的感觉。
  下面有人在发笑。也许,他们觉得老师不该这么脆弱和感性?
  当我说到,那个死去的叫李丽云的孕妇只有二十二岁的时候,他们中间发出一阵叹息,很快下面平静了,我说,这个死去的女孩曾经在电影学校读过一段书,他们又叹息一下,很快又安静。
  我已经注意到了,对于他们,很多社会新闻都好像遥远而孤立地存在着,而我们的大学生是“骄子”、“学子”,高傲着呢,和那些社会芜杂茫茫人流似乎不搭界。我反问他们,谁敢说这事情不会能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比如孙志刚。
  下面依旧没什么反应,很多人并不想知道孙志刚是谁,在孙的身上发生过什么。
  我提醒他们,今晚下课以后,电视里还会播出这个“签字事件”专题节目的后半部分。
  第三天,11月29号,又上课,我专门问了,居然没一个人主动跟进这件事。
  他们平时没有电视看,新生宿舍不能马上开通网络,占地三千亩的校园里只有一个几平方米的小报摊,主要卖英语报、电脑报,花花溜溜封面的《读者》杂志。当然,如果真正想关注,可以去街上找网吧,可一旦进了那里,更吸引他们的当然是上QQ聊天和打游戏。八十个人都没有去关心那个叫肖志军的人。我们具名为人文传播学院,人文就是这么学的?
  
  17,责任
  晚上,一个同学拉着她的老乡来找我,在走廊里把老乡推到我前面替她说话:她的学籍注册出了点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办,又不敢告诉父母。
  我问她父母做什么的,终于她走到前面来自己说话了:他们都是农民。
  我说,这是你自己的事情,关系你的命运,你不能靠别人,要去找去问,你要自己去跑。
  她吭吭哧哧说还要上课。我忍不住问:你的学籍重要还是上课重要?
  她们慢悠悠拉着手走了。这些年轻人,还没有意识到他们对社会负有责任,可是,自己的前途遇到问题,也能涣散淡漠,随其自然?
  
  18,钱
  “我想我需要钱”,在学生作业中出现这样直露的句子让我吃惊。
  讲评作业那个课间,人来人去,我找到了这个学生,确认了她是个子高高的,一直都坐在最后排的。
  我说,想和她聊几句,我们避开人,到楼道里。我说,我看了你的作业。
  我只是说了这句话,她顿时满脸的眼泪,扑簌簌地,不是流眼泪,是泪如泉涌。晚上,海风强劲,能感觉到她在向后用力抵靠住栏杆。那么多的眼泪,得忍了多久啊,这孩子哭得太难过了。不用听她解释,我相信她写的都是实话,她确实太缺钱了。虽然哭得厉害,她还是口齿清晰,讲了她家里的情况。连连给她递纸巾,碰到了一只特别结实的手臂。
  她在作业里说,别人都会说多么好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的校内活动,可是我学不进去,我需要钱。
  她是海南儋州人,家里三个女孩,一个姐姐刚去江西读大专,本来考试成绩不错的,但是再三选择,读了收费最低的一所学校。一个妹妹正准备报考职高。三个女孩同时读书,而这个家庭全靠她的母亲支撑。另一次,她和我提到了她父亲。在海南的乡间,经常能见到上了年纪的老妇人做重体力活,比如扛钢筋,而壮年男人们常常聚在茶馆里翘着一双赤脚聊天喝茶,“老爸茶馆”遍布乡村,这是海南岛的地方民俗。
  快期末了,她主动来告诉我,已经在申请助学贷款,也得到了来自捐助的每月一百元生活费。
  也是因为她的作业,我在班里讲了几分钟金钱观:“钱”并不是那么重要的,一个人活在世上,重要的事情还有很多。很明显,能感到他们的不认同。他们可能在想,老师啊老师,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也许只有当一个人不缺钱以后,才能开始理解钱远不是最重要的。
  我知道,这话他们听不进去,但是,必须告诉他们,还有另外的价值观。
  他们带着善意摇头,左右议论,大约是说,钱不重要,还有什么重要?
  我将把我的话寄存在他们那里,当他们衣食无忧的一天就会理解,有很多东西都比钱更重要,希望这预言快一点兑现。
  
  19,午休·突然
  凡高的油画《午休》:麦田,一对青年男女倚着麦垛睡着了。这次作业是让学生们在这个画面的基础上扩展出一个小片段,题目是《午休·突然》,写一个突发事件的降临。
  他们来问我,能表演吗,大家分组讨论,写出剧本,再排练表演出来。
  几天后,八个小组分别表演了《午休·突然》。
  没想到,八组表演无一例外,都是灾难的突然降临。
  我忍不住想,现实生活丝毫都没给这些孩子以安定感吗?
  为什么突然发生的都是坏事?我问。
  他们互相看看都不吭声,好像我的问题很怪异。
  八十个人,居然没有一个想到好事情,幸福的事情也是可能“突然”而至的。
  
  20,课上作业
  我把木雕面具摆在讲台上,插上一条新鲜的树枝。
  《戴树枝的面具》是课上作业,要求他们在半小时里完成。这些“训练有素”的“作文高手”不用思索,沙沙沙埋头就写,只有三个人走到讲台前,顶多用半分钟时间观察这具木雕面具和有绿叶的树枝。
  一星期后,有人来补交作业说,那天他没来上课。
  我问他,没上课,你就没见到面具啊?
  他马上承认没见到,表情真平静,好像觉得这没什么,他一定以为是不是亲眼看到了面具并不重要,交上了作业才重要。
  我对他说,下次这种情况,可以不交作业,也可以写你亲眼观察到的别的东西,不应当凭空硬写。
  靠想象就能写出“所见”,是他们的想象能力超强,还是无中生有随意编造的能力超强?亲眼所见,一直是我强调的,也是他们一直忽略的。
  
  21,要一个模式
  课程快结束了,有同学对我说,他还是希望老师能给出一个准确固定的模式,比如,怎么开头,怎么结尾,怎么写对白,一段小品到底该怎么布局,得总结出个操作定式。
  我说,我的目的就是消灭模式,我希望你们获得开放的眼界和思路,学会关注发生在每个人身边的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情,时刻做一个有准备有头脑有创造力的人,我们不是要造八十块标准的红砖,我是没有模坯的。
  他带着复杂的表情走远了,有点不满足,也许还包括质疑讲课人的诚意。我独自向另一个方向走,全程无语。
  
  22,诧异
  下课,叫上一班的崔佳南和我一起走。
  看到这篇署名崔佳南的作业,很让人吃惊,只有一页的作业,词汇和内容都像强硬冰冷的“檄文”,这种带有“文革”味的文体我太熟悉太憎恶了。感觉作者肯定是个男生,愣头小子。完全没想到,当我问谁是崔佳南的时候,立即看见她很红的脸,我愣了一下。
  这张面孔早就熟悉了。一直以来,她听课都是最认真的,那张淳朴踏实的脸总是让我感到信心,我一直以为这个学生应该从这门课上体味到了某种深意。简直没法把她和那篇“措辞强硬”的作业联系起来。
  我说,我不知道你就是崔佳南,但是你听课的样子我印象深刻,感觉你的作业一定是温暖细腻动人的,我很意外。
  她有点不安,说自己作文总是不好,不知道该怎么写。
  我建议她写写细小的事情。和崔佳南分手以后,我在想,是什么教育背景把另一个时代的思维和语言传授给了面前这个年轻人?
  
  23,自我意识
  12月20号,用三分钟时间介绍了陕西镇坪“华南虎”照片的进展和广州许霆“恶意”提款案被判无期的一审结果。显然,对一只老虎的真假他们基本没兴趣,得知银行提款机能出错多吐了十几万人民币,他们的情绪明显高涨多了。
  正常人使用提款机的概率当然大过遭遇老虎。至于追问真相,很多学生没想过,有人认为这是意义不大的过度较真。事实上,退几步说,一个学习戏剧影视的学生,追问真相是最起码的职业素质,不然,可能永远设置不出好的“悬念”和精彩的故事。
  可惜,他们还没有意识到那些,还只是关心和自己有关的事,其他的都缥缈离题。这也能解释在他们的作业中,几乎没有人使用过第三人称,总是出现第一人称:我。而这个我,显然不是虚构,必然是作者自己。对于长期被锁定的集体公共意识,也许他们现在的反应是生物的自然选择。但是,我提醒他们,关注真相,是更高的自我显现。
  
  24,张涛的置疑
  晚上快10点了,下课的路走了一半,和我同行的女生转去学生宿舍了,剩了我一个人继续走。后面气喘吁吁一个人赶上来叫老师,是我们班上的学生张涛。我以为他是偶然经过,就问他:你在跑步?他说不是,随便走走。
  可我已经感觉到,他是一路跑步过来想追上我的。
  他问:老师,你认为我们这次作业怎么样?
  我不知道他有潜台词。我说,还不错。
  他说,他认为不好,很不好。
  没想到他这么直接地表达观点,我赶紧认真了,请他详细说说。他说,你讲评的很多作业都不好,写的什么呀,什么都不是。他认为多数作业都不及格。
  为什么?我问。
  能感觉到,他心里憋着很多想法,又非常在意地在选择有节制又有礼貌的表达。他说他在私下问了同学们对我们这门课的反应,好多同学说好。他问好在哪儿,那些人说,学会了用自己的脑子思考和自由的精神。而他认为这个课上得不好。
  不好在哪里?我问。
  他说,不能怎么写都行,怎么可能呢,怎么写都行?这简直是荒诞的,这样一来,同学们摸不到方向了,像今天这个作业“戴树枝的面具”,不可能随意写,好作业就是要明明白白写出面具和树枝之间的关系,要突出这个主题思想,没有主题的文章还叫文章吗?
  我说,写关系,是没错,是好的,但是,肯定还有别的角度和写法,而且,主题突出这个问题可要讨论,这是一门关于写作艺术的课。
  他立刻反问:难道艺术和主题不是一致的?难道它们有冲突?
  我说,艺术和你所说的“主题”常常是冲突的,主题不能等同于艺术。
  他说,他认为艺术和主题不冲突。
  最后,谈到他的作业。他写了二百年后有新新人类的未来世界,我在评语里说有科幻色彩,而他强调他在表达很鲜明的主题。
  
  25,最后一课之一
  一个女生上身搭在讲台上说,真想下雪啊,12月,我们家乡该下雪了。
  期末考试的时间表一公布,很多学生开始想家。
  一个重修我们这个课程的06届女生一到下课,总是围着讲桌前后转,还没有一科开考呢,她就想打探她能不能过我们这门课。哪怕她没来上课,下课铃一响,她也会出现在教室门口,笑嘻嘻地,凑过来想找话说。孩子都要长大,保持单纯是少数,更多的可能正在学着油滑。
  最后一次课,我占用了三分钟时间,偏离了课堂内容,几乎所有来自岛外的同学都要在广州换车北上,我告诉他们:广州站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火车站。他们第一次经历“春运”,出门在外,“钱要贴着肉”。谁记录了放假回家的见闻,随时可以发给我看。最后说到考试无论如何不能作弊,我并不想恐吓他们,过多强调作弊的后果,一旦被发现,校方有哪些严厉处罚的条款,我更强调的是,永远不能偷偷摸摸地做人。
  他们似听似不听地,心早都不专注了,毕竟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将要渡过大学生活的第一个假期。在今天这个时代,十八岁还常常被认为是孩子。
  
  26,最后一课之二
  铃响了,我说下课,然后转身向讲台走。他们中间有人鼓掌。
  我从讲台上拿手表,平时这时候,下面一定是桌椅山响,众人涌出教室。
  我回头,他们都没动,安静,下面一片扬着的年轻的脸,我随口说,怎么不走啊?这样,他们才动身收拾东西,从我身边离开。真喜欢这种感觉。再到9月,我面对的就将是2008届新生了。
  一班班长经过讲台,傻笑着,从挂在脖子上的书包深处又翻出一个棒棒糖递给我,我当场就含上了棒棒糖。
  
  2008年1月15号补记
  我在网上看到有关高校教育讨论的一个只有八个字的跟帖:“教的痛心,学的反胃”。这话说得不好听,但是真实。
  在这座海岛上的大学,我已经教了整整三届戏剧影视专业的写作课。我能体会到“教的痛心,学的反胃”,它部分地说出了高等教育在今天的无奈。教的和学的之间,有些完全不对接,完全的隔阂,完全的不信任,这其中没有谁正确,同样,没有谁错误,是更大的地方出了问题,传授方式,接受态度都有问题。教师不再认真诚挚地承担传承解惑的使命,年轻的学生们又需要足够的快乐,足够的娱乐性,足够的轻松。双方忽略了比知识积累和谋一份职业更深厚沉重的东西,人文学科尤其如此。我知道在这其中,一个人的力量过于渺小,却不等于什么都不能做。
  
  (赏析: 王小妮,诗人,作家,现居海口。主要著作有诗集《我的诗选》,长篇小说《方圆四千里》等。正如作者所说的,教了整整三届戏剧影视专业的写作课,她这些上课记,真实、特别、关注人性和教育,很多细微的感触和感动,非常具有意味。)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网友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如果你对中国散文网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给管理员反馈。管理员邮箱

散文信息

网站首页 | 投稿中心 |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大现代中国散文研究所 版权所有 陕ICP备100041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