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文网
中国散文网首页 > 学术报告 > 正文

《散文选刊》主编王剑冰访谈

中国散文网 作者:赵宏兴 发表时间:2008-12-05 我要评论(0)
字号:T|T

谈谈散文诗几个问题

——访《散文选刊》主编王剑冰

赵宏兴

    赵:你在很早以前就写散文诗了。

    王:是的,早在上世纪80年代,广西出版社出版的“99散文诗丛书”里就有我的一本。

    赵:你是从散文诗开始起步创作的?

    王:是从诗歌,然后过渡到散文诗的。

    赵:这其中你有什么感受?

    王:过去,我接触过一些诗歌作者,他们写了很多的诗歌却发表不出去,因为,发表诗歌的门槛太高,园地太少,我当时就给他们出点子,建议他们把这些诗歌用横排的方式寄出去,它叫啥东西别管它,先给你发表了再讲,后来有的作者成功了,给我来信表示感谢,说这种成功是曲线救国。成功了后,再转过来写其他东西,就好办多了,编辑就有点高看他了,比从来发不出去的要强。我举这个例子,说明一个问题,散文诗假如要是竖排的话,可能是一首诗,所以从这一点来说,诗和散文诗是很难界定的,有时候是很接近的。散文诗作家与诗人的气质是相通的,对事物总是用一种诗性的眼光去看它,激情在里面涌动,首先打动的是自己,这个诗性的东西,你想要把它表达出来,你还要用诗性的语言,所以写着写着不是散文诗就是诗了。

    赵:现在你是一个著名的散文作家了,还写不写散文诗?

    王:写。但不多,是应用式的,如配个图配个明信片什么的,不是自觉的,自觉的功夫我基本上花在散文上了。

    赵:我看过你的散文《绝版的周庄》,觉得这里面有很重的散文诗痕迹,你是如何看的?(《绝版的周庄》,选入上海高一语文课本,2003年,全文选入福建省高中语文达标试卷。)

    王:是的,但我当时是不自觉的,实际上我们有好多写作都是不自觉的,我当时只是进入了一种诗性的境界里去写,那种诗意肯定不是散文的,现在想来应该说是散文诗的,这个时候你说《绝版的周庄》是散文诗,我觉得还舒服点。

    赵:你多次呼吁散文诗要大包容,从你编的每年度的散文诗选本里也能反映出这个观点,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个大包容?

    王:为什么我编的那个散文诗年选里有许多其他的作家呢?小说家也好散文家也好理论家也好,我就想把他们拉过来,叫他们承认散文诗,让他们认识到你的作品已经“触电”了,接受散文诗的人越多,那么影响就越大。这就有点像跑马圈地,你要先把土地圈过来,然后再搞开发,如果你连土地都没有,光在那里谈开发,不是纸上谈兵吗!

    赵:你说的很有道理,生物进化学也是这样,一个物体,越是包容生命力才会越强,散文诗除了大包容以外,还有哪些事情要做?

    王:散文诗的革命。散文诗为什么没有革命呢?就是因为第一没有人重视它,第二它没有成为大气候。

    新世纪以后,首先是诗歌,进行了几次大胆的革命,革命到现在,旧的、原有的,包括曾经很红火的朦脓诗人已经很少写诗歌了,为什么?因为革命成功了,后来的不知道多少代多少代的诗人把他们挤跑了,散文也是这样,上世纪80年代初的时候,有一批散文家,包括一批著名的女散文家,经过革命,后来都偃旗息鼓了,之后,小说界来了一大批人,他们在情节上成熟了;诗歌界来了一批人,他们在练意上成熟了;教育界、知识界来了一批人,他们在知识的把握和题材的深度上成功了;再加上评论,散文的新面目出现了,这些人一来不得了,他们上了梁山后,重新一排座次,把原有的梁山好汉挤到后面去了,不是原来的座次了,这是散文界革命的成功。那么散文诗至今没有人来冲击它,它一直在那里孤芳自赏,总觉得自己本身就很漂亮,这是它的悲哀之处。我们今天看来,有的人写了一辈子的散文诗对自己都没有大的突破,这说明,他们没有那种自觉和行动,来革自己的命。这样,年轻的后生感到没劲,他们写出了新鲜的东西,比如,很多从诗人过渡到散文诗来的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写出一些篇幅稍长一点的,题材稍大一点的文章,这样的文章是不是散文诗?可能有的人不认同,有的人认同,将来这个是争论的焦点,而最终的结果我觉得应当是后来者居上,因为,散文诗再不能满足原有的小题材、小情趣、小见解、小篇幅这种概念了。

    散文诗的革命还有在抒情上,我不是不喜欢抒情性,我也难逃脱散文诗的抒情性,我自己的亲身体会,散文诗如果一味地抒情,重复性太大,不光是重复别人,还有重复自己,因为目前散文诗短小,它的产量很大,这样它就不能做到每首都不一样,而且散文诗的抒情,最容易形成押韵和排比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网友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如果你对中国散文网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给管理员反馈。管理员邮箱

散文信息

网站首页 | 投稿中心 |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大现代中国散文研究所 版权所有 陕ICP备10004154号-2